为深化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将双拥精神在薪火相传中发扬光大,7月23日,维多利亚国际娱乐官网“筑梦红旅,青春邮我”红色专项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闻友龙的带领下来到徐州双拥展览馆参观学习。今年暑期,“筑梦红旅,青春邮我”红色专项社会实践团将以“淮海战役的精神的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调研为主线,以江苏徐州和安徽淮北、宿州为主要调研地,分为“传承红色基因·走进淮海战役”和“践行初心使命·体悟徐州发展”两部分,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村落、乡镇企业、社区街道、学校、敬老院和湿地公园等为依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感悟家乡发展变化,感受经济发展成就,探索淮海战役的精神对徐州发展的影响,在实践中传承战邮精神。
实践团师生来到徐州市双拥展览馆参观学习
弘扬双拥传统,推动双拥共建
徐州市双拥展览馆是城市双拥历史的积淀与见证,也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成果集中展示的重要地点,对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传承和弘扬双拥历史文化、建设和创新先进文化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馆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大型史诗性双拥专题展馆,也是徐州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馆设有序厅、光荣历史、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尾厅五大部分,以大量珍贵资料,运用声、光、电等表现手段,生动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徐州军民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真实场景,既诠释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双拥主题,又实现了徐州双拥馆“传承历史、宣扬精神、教育后人”的政治功能,对于深化国防教育、凝聚军民意志、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一粒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淮海战役时徐州人民拥军支前的歌谣,激励了一代代军民团结奋斗,在抗击灾难的道路上谱写出动人的诗篇。
实践团师生详细了解徐州双拥建设发展
实践团师生驻足观看徐州基层双拥风采
共叙鱼水情深,共筑军民长城
实践团成员在场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凝视一幅幅见证军民齐心协力保家卫国的珍贵照片,参观一件件记录双拥共建先进事迹的文献资料并认真听取讲解。大型光电实景场景充分还原了淮海战役“推小车支前”“98抗洪抢险”等徐州双拥的闪光时刻;“铜山路双拥一条街”展区惟妙惟肖地展示了徐州市双拥名城的风采。通过71000余文字和1300张图片、168件实物展示、6组场景再现和79分钟影视资料以及触摸屏、投影、雕塑等,实践团成员仿佛身临不同历史时期徐州军民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真实场景,了解了驻徐部队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支持重点工程建设和徐州市支持部队工程建设、战备训练等情况,感悟到主题“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深刻意义。
民众支前
军民微湖抗战
学习先进典范 凝聚前行力量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时指出:“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英雄王杰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战士对祖国的忠诚、对使命的担当,王杰同志的英雄事迹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激励着实践团成员奋勇向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十大最美拥军人物曹迎军、倪振娥夫妇“活着一天,就要拥军一天”的事迹深深触动着大家,实践团师生为他们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进取精神所折服。学习先进典范,凝聚前行力量,在参观学习中,实践团师生纷纷表示在以后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自身行动支持推进双拥工作,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
实践团师生认真学习王杰同志的“两不怕”精神
实践团师生深入了解拥军模范曹迎军、倪振娥夫妇事迹
双拥情结,一脉相承,鱼水情深,历久弥新。此次徐州市双拥展览馆参观学习是“筑梦红旅,青春邮我”红色专项社会实践团开展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组组震撼的数据,展现了徐州这座双拥模范城在不同历史时期给予人民军队的深切关怀,充分体现了英雄的徐州人民和子弟兵的鱼水情深,同学们在实践中传承双拥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奉献担当,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王骏腾 摄影:林明桦 编辑:吕瑞兰 审核:葛敏、闻友龙)